第二轮"双一流"建设高校名单(2025版)
第二轮"双一流"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升级,旨在进一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。以下是2025年最新公布的第二轮"双一流"建设高校名单。
华北地区
北京市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1 |
北京大学 |
2 |
清华大学 |
3 |
中国人民大学 |
4 |
北京交通大学 |
5 |
北京工业大学 |
6 |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|
7 |
北京理工大学 |
8 |
北京科技大学 |
9 |
北京化工大学 |
10 |
北京邮电大学 |
11 |
北京林业大学 |
12 |
北京中医药大学 |
13 |
北京师范大学 |
14 |
北京外国语大学 |
15 |
北京语言大学 |
16 |
中国传媒大学 |
17 |
中央财经大学 |
18 |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|
19 |
外交学院 |
20 |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|
21 |
中国政法大学 |
22 |
华北电力大学 |
天津市
河北省
山西省
内蒙古自治区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信息?
立即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,获取一对一升学规划指导
📩 立即咨询升学规划
东北地区
辽宁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28 |
辽宁大学 |
29 |
大连理工大学 |
30 |
东北大学 |
吉林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31 |
吉林大学 |
32 |
延边大学 |
33 |
东北师范大学 |
黑龙江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34 |
哈尔滨工业大学 |
35 |
哈尔滨工程大学 |
36 |
东北农业大学 |
37 |
东北林业大学 |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信息?
立即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,获取一对一升学规划指导
📩 立即咨询升学规划
华东地区
上海市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38 |
复旦大学 |
39 |
同济大学 |
40 |
上海交通大学 |
41 |
华东理工大学 |
42 |
东华大学 |
43 |
上海海洋大学 |
44 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
45 |
华东师范大学 |
46 |
上海外国语大学 |
47 |
上海财经大学 |
48 |
上海大学 |
江苏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49 |
南京大学 |
50 |
苏州大学 |
51 |
东南大学 |
52 |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|
53 |
南京理工大学 |
54 |
中国矿业大学 |
55 |
河海大学 |
56 |
江南大学 |
57 |
南京农业大学 |
58 |
中国药科大学 |
59 |
南京师范大学 |
浙江省
安徽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61 |
安徽大学 |
62 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63 |
合肥工业大学 |
福建省
江西省
山东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67 |
山东大学 |
68 |
中国海洋大学 |
69 |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 |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信息?
立即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,获取一对一升学规划指导
📩 立即咨询升学规划
中南地区
河南省
湖北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72 |
武汉大学 |
73 |
华中科技大学 |
74 |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|
75 |
武汉理工大学 |
76 |
华中农业大学 |
77 |
华中师范大学 |
78 |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|
湖南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79 |
湖南大学 |
80 |
中南大学 |
81 |
湖南师范大学 |
广东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82 |
中山大学 |
83 |
暨南大学 |
84 |
华南理工大学 |
85 |
华南师范大学 |
广西壮族自治区
海南省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信息?
立即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,获取一对一升学规划指导
📩 立即咨询升学规划
西南地区
重庆市
四川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89 |
四川大学 |
90 |
西南交通大学 |
91 |
电子科技大学 |
92 |
西南石油大学 |
93 |
成都理工大学 |
94 |
西南大学 |
95 |
西南财经大学 |
贵州省
云南省
西藏自治区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信息?
立即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,获取一对一升学规划指导
📩 立即咨询升学规划
西北地区
陕西省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99 |
西北大学 |
100 |
西安交通大学 |
101 |
西北工业大学 |
102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103 |
长安大学 |
104 |
陕西师范大学 |
甘肃省
青海省
宁夏回族自治区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108 |
新疆大学 |
109 |
石河子大学 |
其他院校
序号 |
学校名称 |
110 |
中国科学院大学 |
111 |
国防科技大学 |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信息?
立即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,获取一对一升学规划指导
📩 立即咨询升学规划
第二轮"双一流"建设特点
- 更加注重学科特色和优势,突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
- 强调人才培养质量,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
- 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,提升国际影响力
- 加强产学研结合,服务国家战略需求
- 实施动态调整机制,促进良性竞争
第二轮"双一流"建设目标
到2035年,中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。重点支持基础学科、前沿学科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,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。